神奇的戲曲服裝──靠(三之一)獨樹一幟的靠服文化 文/攝影 侯春富
因應戲曲的表演需求,往往創作出與之配合的戲曲文物與文化;當某項文物發展成熟時,亦將影響戲曲依循物質文化而產生更豐富的表演造詣。可見非物質文化與物質文化間互相依存的重要關連性。在戲曲服裝中,表現此關連性最為突出者,即是「靠」服。
傳統戲曲表演中,每有兩國交鋒大動干戈的橋段,常見有元帥登臺點將,將員個個頂盔摜甲。甚至背後插了四面與服裝同色旗幟呈現威風凜凜的畫面,插四面旗幟在大將軍的背肩上,在現實生活中是不可能存在的。除去了四面靠旗,以整體視覺形像觀之,即為生活中征戰所穿的袍服鎧甲戎裝。
靠服在舞臺上所呈現的形象多樣,具有多功能,多程式性地穿戴方式,展現了不同的情境意象。通體服裝繡滿許多各種類型的圖樣,不可思議的是圖案背後的文化意涵,與佈局巧思。組合大大小小不同區塊繡片而成的靠服,本身就是立體的手工縫製及刺繡藝術創作。在世界各國常態使用的戲服中,應是結合最多的刺繡繡片組合服裝,如比擬金氏世界記錄的精神──世界之最,靠服當之無愧。
如此神奇的戲曲服裝,其文化歷史必然淵遠流長,因何產生這套服裝?產生於何時?其形像意涵與文化流變的軌跡等等問題與議題,都是值得去瞭解、研究的戲曲物質文化知識。但因篇幅所限,僅擇其文化重點,酌分三期介紹,雖無法觀其豐盛枝葉的全貌,惟已可見其梗概也。
舞臺形像繁複莊重且蘊含了許多藝術文化的靠服,究竟是何時產出的呢?查找記載戲衣靠服名稱的相關文獻,具有實據可證明出處者,以文字紀錄而言,當為清乾隆時期所刻印的宮廷大戲劇作,如《勸善金科》、《封神天榜》等。於穿戴提示中均有「紮靠」文字註記,如《勸善金科》第一齣裝扮提示「雜扮八靈官各戴紮巾額紮靠穿戰靴……」、第五齣「……丑扮周曾戴荷葉盔穿圓領束金帶內紮靠引淨扮李西烈戴金貂紮靠紮令旗襲蟒束玉帶從上塲門上唱」。而且清朝乾隆年間宮廷大戲劇作中,靠服使用的頻率很高,其數量之多絕非今日所謂十靠可比擬。如《勸善金科》中使用靠服的腳色,除將帥外,無名姓的強盜及仙界六丁、六甲、二十八宿等均紮靠;再如《封神天榜》中,甚至為展現六十四卦神而紮八堂八色的靠服,規模之大令人嘆服。
以圖像創作而言,清中葉以後靠服形像方充斥於各藝術門類中。目前較具考證鑑定的是清代後期,民間戲曲版畫與年畫以及清代宮廷戲曲畫;據此方面的鑑定大師朱家溍分析,清代宮廷戲曲畫當是咸豐以來陸續畫成的,均無作者名款和作畫年月。於此類清代畫冊中已可見到紮綁與不紮綁靠旗的靠服形制。然而與現行所用靠服已相去甚遠,可見於崑曲末葉已有靠服,但為今日靠服之雛形,至京劇時代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靠名的由來
由上所述,可知「靠」的名稱,出自於宮廷,其文化背景肇因於乾隆時期大規模的宮廷慶典演劇所致。一劇展演往往僅穿鎧甲戎服者即動輒上百,為有效率地解決人物腳色換裝之需,並兼顧後臺工作人力的分配與負擔,創造出戰袍與鎧甲結合為一,穿脫方便的戲服。只需披穿一件服裝,戰袍與各部位鎧甲即已定位,而實際的穿著行為是極簡單地有如披靠於身,視覺形象卻顯得極為繁複莊重。所以其形制與功能已非單獨鎧甲之形可比擬,為與原有甲制區隔(如打仗甲、雁翎甲等),於是另起一名,稱之為「靠」。
靠服草創之初的形制,與今日靠服的發展自是不可同日而語,歷經了漫長的演化過程絕非一蹴可幾。現在舞臺上使用的靠服雖已經將其分為三部分,且加紮綁「靠旗」。依筆者數十年實際操作靠服的經驗,著裝時僅需執靠身於演員背後,演員自行套穿雙袖後,將靠身前片由演員左肩上方披跨於演員前方即可披靠於身。如不紮靠旗及裝飾之靠綢,幾已完成著裝程序。
腳色人物於舞臺上穿著鎧甲、戰袍戎服之莊重形像,竟如此簡單地披靠完成。而紮靠旗的威風凜凜形像,卸除時,只需十秒即可完成,經過設計的主「靠身」,更可以五秒的速度將主靠身脫除,即因靠服僅披靠於身之故。
靠與鎧甲的分別
戲曲相關文獻中,常見有「靠」又稱之為「甲」的觀點。「靠」若既為「甲」,則鎧甲名稱自古有之,有其文化脈絡傳承且易於瞭解,為何要改稱「靠」呢?若「靠」與「甲」為不同形制,分別指稱不同物件,則其間的分別在於何處?
原來所謂古代鎧甲者,其形制只有甲片的組成部分,分別為護頸、胸甲、護肩、前後擋、護腿等好幾個部分,穿用時需逐一綁紮。鎧甲在視覺形像而言,最重要者即是具防護功能的甲片符號。現今舞臺上仍然使用各類的甲,如蓮花甲、魚鱗甲、妖怪甲、神將甲等。
而靠服所模仿的鎧甲形像,也相對於身體重要部位繡鎧甲紋符號代表之。雖將各部位融為一體而不需逐一綁紮(靠腿部分需另外繫綁),但除去鎧甲符號的部分尚有袖管、靠肚、抱肚、前下襬(一大片)、後下襬(三片組成)、以及連綴各部分組成一體的橋接、裝飾繡片等。這些部分並不屬於鎧甲形制應有的物件,對照古代穿鎧甲將官的形像,應是穿在鎧甲之下的戰袍。
換言之,靠服的整體形制包含了古代鎧甲的形制,但兩者並不等同。靠服的設計,不單是將代表鎧甲的各個部件連綴於一件服裝中,為了呈現實際生活中整體穿著鎧甲戎裝的完整形像,並為戲劇服務,方便穿著與肢體舞蹈所需,於是將鎧甲與戰袍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實為鎧甲與戰袍融合而成的整體藝術創作形制。
靠服形制與管理
現今靠服,全套由三個部件組合而成,以穿著順序排列為「靠腿」(即下甲又稱靠牌子)、「靠身」、「靠領」(即三尖又稱苫肩)。全體均為軟質大緞或軟緞再輔以棉布棉絮製作完成,於面料上再加以刺繡工藝美化,常用於戲服刺繡的繡線工藝表現,主要有絨繡;平金繡、平銀繡;勾金繡、夾線繡。男靠較常見的圖案紋飾有多種類型的甲片、草龍、雲紋、海水、江牙及其他裝飾紋樣,微凸的靠肚,則多見繡龍、獸頭等紋樣。女靠的圖案紋飾除可使用男靠甲片紋飾外,另有女性專屬的「繡球」甲紋飾。其他主要表徵圖案為鳳紋樣式,以及牡丹花草之類與回紋、幾何紋等圖案設計。
男靠──前下襬背面繡平金龍繡片。 |
女靠與男靠形制相當,最大不同處,女靠於前片靠肚及後片腰部下緣綴滿數十根飄帶;靠領改為雲肩。但年老的老旦腳色所穿與一般女靠不同,靠服形制與男靠完全相同繡甲片、龍紋。是中國戲曲文化對於上了年紀的婦人所特有的規範,趨向於男性化。如太后腳色所穿的朝服,與公主腳色所穿的朝服均稱為女蟒,但一般女蟒繡鳳紋,老旦蟒則與男蟒繡團龍的形制相同,只是比男蟒短而已。
女靠──下甲正面繡花草紋樣。 |
靠服於舞臺上所呈現的視覺觀感,既繁複又莊重。整體形制由許多不同區塊繡片一一拼接完成,所組成的繡片究竟有多少?較講究的靠服經解析後,計算靠服之主結構「靠身」,加上「靠領」、「靠腿」以及「靠旗」等結構整面與背面的繡片,男靠計有60片,各有各的名稱,而女靠計有多達97片,拿下傳統戲服繡片最多的第一名。當然,每身靠服繡片數量並非絕對一致,受靠服產地、設計不同或因「官中」、「私房」行頭訂製樣式需求不同,於規格上有或多或少的出入,但繡片加減之數應不至差異過大。由於繡片數量之多,再經人工拼接縫製,造就了靠服另一項第一,即置辦的價金也是傳統戲服中最高者。
既然所費不貲,那麼如何保護資產,便成為重要的課題。首先要解決汗漬的問題,演員脫下的靠服,難免有汗漬的留存,有的情況嚴重到前胸後背都濕透,但戲服不能曝曬,會縮短戲服壽命。而任其自然晾乾,經年累月又惡臭難聞。前輩們流傳下來的妙方是噴灑高梁酒,酒精成分可加速揮發汗漬,並可除臭殺菌。有趣的是,噴灑過程中裝高梁酒的容器,就是老師傅的一張嘴,到底噴了多少?喝了多少?誰也算不清楚這筆帳。
靠服收藏完成圖 |
保管措施還有難以想像的事,舞臺上袍鎧錚錚甲片鱗鱗的戎服厚重形像,下了舞臺後的保管方法,卻可按部就班地將靠服反疊,把緞面刺繡的部分包裹起來,好好地保護著,收疊成一副整整齊齊的長方塊,便於收藏。以往劇團裡的靠服使用情況,常見有數十年的靠服仍然在舞臺上服役的。實不得不佩服先民們的設計巧思,點點滴滴的生活智慧累積,成就了今日於世界戲劇文化中獨樹一幟的靠服文化。
作者按:本文刊登於2011年8月《傳藝》95期雙月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