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2日 星期四

戲曲文物──「靠」服名稱產出年代考論(三)

戲曲文物──「靠」服名稱產出年代考論             /攝影:侯春富



三、   結論
戲曲服裝之名稱產於何時,雖戲曲文化歷史久遠考不易,但經前文獻分析探討論證當非始於宋、元、明代,或謂眾說所舉始於宋、元、明代之例證並不確實。依筆者所考,以文字紀錄而言,有確切記載戲靠服名稱之文獻清乾隆期所刻印之宮廷大戲劇作,如《勸善金科》第一齣裝扮提示雜扮八靈官各戴紮巾額紮靠穿戰靴……」、第五齣「……丑扮周曾戴荷葉盔穿圓領束金帶內紮靠引淨扮李西烈戴金貂紮靠紮令旗襲蟒束玉帶從上塲門上唱17昇平寶筏第十一齣「淨扮黃袍郎帶黃袍郎冠簪雉尾狐尾紮靠襲氅從簾子門上唱18據文字內容分析,已可明確認定所指稱之紮靠與今日業界所指稱之紮靠者同。於清朝乾隆年間宮廷大戲劇作中,靠服使用之頻率很高,其數量之多絕非今日戲界所謂十靠可比擬。如《勸善金科》中使用靠服者,除將帥外,無名姓之強盜及仙界六丁、六甲、二十八宿等均紮靠;如《封神天榜》宮廷劇中,甚至為展現六十四卦神而紮八堂八色(計六十四套)之靠服。19規模之大令人嘆服,但此時期之靠服形制明確實物留存,惜不得明其制矣。

以靠服之形像資料論,據周心慧撰集之《中國古代戲曲版畫集》收錄明清戲曲版畫600餘幅,亦未見明代靠服形像紀錄。查閱明代及以前之相關藝術門類──泥塑、陶瓷、雕刻、剪紙、版畫、繪畫、皮影、木偶、刺繡等資料亦不得見,清中葉以後靠服形像方充斥於上述各藝術門類中。目前可參考者為清代後期民間之戲曲版畫與年畫以及清代宮廷戲曲畫;清代宮廷戲曲畫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有如下三種﹕(一)封面題為《性理精義》,兩冊共100幅。(二)封面題為《戲齣畫冊》﹐4冊共160幅。(三)封面題為《清人戲齣冊》﹐1冊共15幅。此外,還有一種戲曲人物畫,原存昇平署,辛亥革命後,已從宮中流散出去,現中國藝術研究院戲曲研究所、北京圖書館、首都博物館及私家均有收藏;如梅蘭芳、齊如山所收藏之清宮戲畫。20上述各種清代宮廷戲曲畫,據此方面的鑑定大師朱家溍分析,當是咸豐以來陸續畫成的均無作者名款和作畫年月。於此類清代畫冊中已可見到紮綁與不紮綁靠旗之靠服形制。

以戲曲歷史文化的角度觀之,一項戲曲文物誕生之後,方隨有文字 紀錄以及相關藝術門類的創作形像資料出現。靠服名稱出於清乾隆期所刻印之宮廷大戲劇作墨、藍、綠、黃五色套印而成,無記刊刻年月亦無錄作者名。據戴雲:勸善金科研究所察考,此刊本應於乾隆二年由張照領旨改編而後完成。21其文物實體與名稱,則應早於乾隆二年,康熙時期即有大規模的宮廷演劇,或為文物、名稱之發觴期。而現今流傳之各種宮廷戲曲畫中的靠服形像,直至咸豐以來方陸續畫成,其間相差百數十年。可見靠服發始於清代宮廷演劇,民間揚州畫舫錄》所錄之江湖行頭未見靠服名稱,蓋因此時尚未廣泛流傳於民間,實不足為怪矣。

見《勸善金科》記錄之武服除靠服外,代表鎧甲類的戲衣,尚有打仗甲、雁翎甲、中軍鎧、門神鎧,靠服是否因大型演劇需要而特創的服式?故以「靠」稱之,以別於「甲」服式之稱謂?抑或可能初始之靠服並非今日所見宮廷戲曲畫中之形制,歷經漫長之改革嬗變,方為民間戲班所採納而流行?本文僅拋磚引玉,此類相關議題提供戲曲文物研究者察考,期能健全戲曲服裝所蘊含之歷史文化版圖。





17 天一出版社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劇研究資料第二集清宮大戲‧勸善金科》,第一本卷上第一齣:樂春堂開宗明義;第五齣:李希烈背恩叛國。

18 同上清宮大戲‧昇平寶筏,第七冊第十一齣:釋高僧雙於囑寄。

19 同上清宮大戲‧封神天榜,第一本第一齣:慶春臺挈領題綱「……雜扮六十四八卦神帶八色紮巾額帶八卦硬腌黃紙錢紮八色靠穿戰靴執八卦旗仝從兩場門分上」。

20 朱家溍:《中國大百科全書》詞條:清代宮廷戲曲畫,294-295頁。


21 戴雲:《勸善金科研究》,113頁。



徵引書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編輯委員會:《中國大百科全書戲曲 曲藝》,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3

中國戲曲學院編:《中國京劇服裝圖譜》,北京:北京工藝美術出版社,1994第二版。

天一出版社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劇研究資料第二集清宮大戲‧昇平寶筏,臺北:天一出版社,1986年。

天一出版社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劇研究資料第二集清宮大戲‧封神天榜,臺北:天一出版社,1986年。

天一出版社編輯委員會編中國戲劇研究資料第二集清宮大戲‧勸善金科》,臺北:天一出版社,1986年。

王實甫等:《孤本元明雜劇》,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77

李斗:《揚州畫舫錄》,台北:世界書局,1963

宋濂(明):元史,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

周心慧:《中國古代戲曲版畫集》,北京:學苑出版社,2000

張廷玉(清):明史,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

張庚、余從主編:《中國京劇藝術》,北京:京華出版社,1996

脫脫(元):宋史,台北:中華書局,1966年。

陳紀瀅:《齊如老與梅蘭芳》,台北:傳記文學出版社,1967

黃敬欽:《孤本元明雜劇穿關研究》,台北: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1996

齊如山:《國劇藝術彙考》,台北:重光文藝出版社,1962

劉永華:《中國古代軍戎服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劉琦:《京劇行頭》,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8年。

戴雲:《勸善金科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
謝朝栻:《從民生主義中衣之含義論元明雜劇服裝》,國立臺灣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1978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