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2日 星期五

《管窺傳統戲曲中的龍》



管窺傳統戲曲中的龍       /攝影:侯春富

龍文化在生活與戲曲間的影響
龍,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是個謎樣的神物,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神秘傳說,在帝制時期,皇帝自詡為真龍天子,甚至不允許百姓使用龍鳳的圖紋。但傳統戲曲比較不受限制,因為戲曲是以歌舞而演故事的表演藝術,免不了妝扮歷代宮廷故事裡的帝王將相,甚至是神仙道化題材中,玉帝、神將、天兵等等不同的人物。為了達到妝誰像誰的藝術境界,在服裝上龍紋是不可或免的重要圖案,與龍文化之間的關連非常緊密而又特殊。話雖如此,在使用規範上仍是受到真實生活所影響而作為依據的。

國光劇團演員孫麗虹飾演唐明皇--戴九龍冠、穿龍帔

        例如龍紋與蟒紋的使用情況,在封建帝制時期,尤其是明清兩代,嚴格規定皇帝宗室才能使用五爪龍紋,而朝廷中對於龍與蟒的分別是龍五爪、蟒四爪,僅有一爪之差。以現代所熟知的龍,雖然是概念化的神物,但形體上都認定為具有兩角四足五爪。而蟒是屬於蛇類,無角無足,明顯地與龍有著極大的差異,怎麼會演變成兩者只有一爪之差呢?
據《明史輿服志》載弘治元年,都禦史邊鏞言:「國朝品官無蟒衣之制。夫蟒無角、無足,今內官多乞蟒衣,殊類龍形,非制也。」乃下詔禁之。可見明代朝廷並非不知龍與蟒是截然不同的物種,而且在正式的品級官服中,也沒有蟒衣這一項,蟒衣只是明代皇帝作為賞賜用的,只不過大部分都賞給了親近的內官。始作俑者是自永樂帝寵信宦官,所以宦官獲賜蟒衣的數量比文武一品官員獲得的還要多。
由於一代代的皇帝對於朝服的規定不盡相同,這個改那個禁,最後自然是混亂不堪。在嘉靖十六年,嘉靖帝看見兵部尚書張瓚穿蟒衣,非常生氣。質問閣臣夏言說:尚書二品,為甚麼自行穿著蟒衣呢?夏言回答說:張瓚穿的是欽賜的飛魚服,只是鮮明了點所以像蟒衣。皇帝說:飛魚?飛魚何來的兩隻角呢?給我嚴格的禁了,今後文武官不許擅用蟒衣、飛魚、鬥牛這些服色。
有趣的是,身為皇帝怎麼可能連飛魚和蟒都認不清了?怕是作臣子者為同僚僭越的行為,沆瀣一氣強詞奪理、矇混遮蓋吧!由這一段對話,也可知當時的飛魚和蟒也沒多大差別了,最大的分別只是頭上的兩隻角而已。至於蟒為何有兩角四足四爪的龍形像,思路的方向不是無角無足的蟒進化提昇為龍,而是尊榮華貴的龍降成了蟒。因為蟒衣是皇帝作為賞賜用的賜服,既然是賞賜之物,就無法估算何時會賞賜以及賞賜的數量。所以初始的蟒衣,實際上就是皇帝所用的龍袍,需要賞賜時將龍爪挑去一爪,再貶稱為蟒。難怪閣臣、內官、外官甚至外邦國主都競相乞賜蟒衣了。
明代蟒衣的文化越演越烈,以致具有許多不同樣式,分別賞賜不同的對象。據明人高岱撰《鴻猷錄》記劉瑾之變,武宗抄劉瑾家產,僅蟒衣就有四百七十件,真是駭人聽聞。如果數量屬實,深受皇帝寵信的劉僅,除了運用權勢之便上下其手外,可能也有假公濟私織造蟒衣之舉,數量才會如此龐大。沒收的蟒衣可能去向,在後來的宦官魏忠賢事件中,據明朝宦官劉若愚在獄中寫的一部筆記《酌中志》裡有了答案:「自逆賢擅政,改蟒貼裡膝襴之下,又加一襴,名曰三襴貼裡,最貴近者方蒙欽賞服之。又有雙袖襴蟒衣,凡左右袖上,裡外有蟒二條。……惟逆賢之服,奢僭更甚,及籍沒,皆賞給鐘鼓司,凡承應則穿之,光焰耀目。」鐘鼓司是明代掌管宮廷演劇的機構,結果不論是多麼貴重多麼令人稱羨的蟒衣,就這樣成了戲衣。
明人趙元度抄校自內府的雜劇本中,在記錄劇中人物從頭到腳所穿戴戲服扮相非常詳盡的「穿關」裡面,只要是高級將領、官員都穿著蟒衣曳撒。由此可知,明代教坊搬演雜劇,戲臺上所穿的蟒衣曳撒,不是為演戲專門製作的戲衣,而是當時宦官們在現實生活中最貴重的蟒服。連朝廷一品文武官員都不易獲得賞賜的蟒衣,戲曲卻因特殊的文化背景,得天獨厚肆無忌憚地使用而不遭禁。直至今日的戲曲舞臺上,仍然繼承著此項傳統,往往忽視官階等級,只要在朝中為官,而非外官如縣令之類的低階官員,或者有特殊情節標明品級者,皆可使用蟒袍來裝扮了!


舞臺上變化萬千的龍
傳統戲曲具有龍文化優勢,不僅僅是表現在服裝上面,在戲曲舞臺上不論有形無形地各方面戲曲文化,都很容易見到龍的形跡。如使用龍字作為劇名,比較常見的戲有遊龍戲鳳打龍袍龍鳳呈祥鎖五龍龍女牧羊烏龍院等。不過,即使加上不常見的劇目,其數量佔據整個傳統戲劇目的比例很小。而在舞臺上作為布景、道具、服裝、砌末所使用的龍紋、龍形數量卻非常龐大繁雜。
例如舞臺上的「守舊」現在稱為底幕,往往有以龍鳳圖案作為裝飾。至於道具砌末等用具,有龍車鳳輦──其實和傳統戲曲舞臺上一般的車旗差不多,只是車旗杆上雕了兩只龍頭,用黃色緞的車旗面,尺寸比一般的車旗略大。龍頭鍘──傳言為宋代包拯特有的刑具,專斬犯法而罪該致死的皇親國戚。龍型──具有實體龍形外貌的道具,與虎型相對代表著東西方位青龍白虎星宿神獸,現在多用於擺台儀式,少見於舞臺上跳龍形。龍頭拐──雕有龍頭的柺杖。青龍偃月刀──為關老爺特製專用的大刀,名符其實,大刀的兩面均立有龍紋。

國光劇團演員張義奎飾演關羽--戴老爺盔、穿靠服、摯青龍偃月刀。
 
還有許多不具龍名稱,而有龍圖案的道具砌末,如寶劍、令箭──其表面用立粉工藝或色彩描繪龍形,增添權力表徵和華美的外觀。纛旗──大纛旗為長方形具有飄帶,四周繡有各式龍紋,中間標明國號或帥字或姓氏。三角纛旗也有飄帶,周圍火焰腳,主要繡正側面遊龍紋。標旗──龍套所摯旗幟,旗面上多繡整條正面昇龍。另外如桌椅披、大小帳、聖旨、羅傘等都繡有龍紋或草龍紋或夔龍紋的圖案。

桌椅帔--繡大小團龍、遊龍戲珠、草龍、夔龍等圖紋。

盔帽中具有龍名稱的有九龍冠、雙龍韃帽、二龍箍等,都是以實際龍形數而定名,如九龍冠──為帝王宴居休閒等非正式場合所專用,整體形貌似巾帽而不像冠,上面飾有九條龍形,彰顯九五之尊。雙龍韃帽──即是番邦韃帽,在帽簷處飾以雙龍戲珠紋樣。舞臺上常見帶此帽者卻不是番邦之人,而是民間傳說中的薛平貴,當上西涼國王後,返回中土的裝扮。二龍箍──以雙龍造型的束髮箍,俗說龍行有雨,所以民間求雨有祭拜龍王的習俗,傳統戲曲中求雨情節或能施法術者戴之,如諸葛亮施法借東風時穿法衣束二龍箍的裝扮。

國光劇團演員唐文華飾演諸葛亮--戴二龍箍

戲曲盔帽中,以龍為名的數量雖不多,但使用龍造型的盔帽卻處處可見,如王帽、老爺盔、霸王盔、夫子盔、紮巾盔、荷葉盔、倒纓盔、帥盔、板巾盔、倉盔、二郎盔、鑽天盔、草王盔、太監盔、平天冠、侯帽、紫金冠、汾陽帽、紮鐙、花相貂、八面威、風帽、大小板巾等等。除了軟質綢緞布料如風帽、大小板巾採刺繡工藝繡出龍紋外,盔帽上的龍多是紙板雕刻加上「點藍」、「立粉」的立體龍形工藝。特別之處在於龍身是刻在盔帽主體上,而龍頭大部分是獨立刻成的,再以鐵絲纏繞一圈圈的彈簧狀連結於龍頭和龍身之間,又在龍頭上再加上兩顆具有彈簧的明珠。當演員有表演動作時,龍頭就會隨之搖晃顫動,尤其是演員在猛烈的亮相時,盔上的龍頭珠子會互相碰撞,晃動中清脆作響,甚是生動好看。
 
國光劇團演員王鶯華飾演徐策--戴花相貂、穿改良蟒

在服裝類別中,龍紋更是不可或缺的圖案文化。有龍帔、龍箭衣、龍套衣、龍斗蓬、猴箭衣、馬褂、太監衣、大鎧、蟒袍、改良蟒、箭蟒、旗蟒、老旦蟒、靠、改良靠、神仙道化等等的改良衣,數不勝數。刺繡著或大或小各種不同型態的龍紋。尤其蟒袍一項,其中可見的龍紋形像,就有昇龍、降龍、坐龍、行龍、團龍、盤身大龍等變化而成地萬千姿態。除了這些具體形像的龍紋之外,又還有草龍、夔龍等較簡化的龍紋形像,作為輔助整體服裝視覺美觀的圖紋素材。

 
國光劇團演員鄒慈愛飾演薛平貴--戴雙龍韃帽、紅龍箭衣、黑馬褂。
戲衣在刺繡工藝表現上,有絨繡夾彩、絨繡圈金、絨繡五彩、平金、平銀等等不同的類型。龍紋的色彩運用,如團龍蟒、行龍蟒等多用三藍絨繡,間以夾彩。用不同深淺的藍色絲線,最少三種不同的藍,依色度順序漸層排列。精緻的繡品有用四五種藍絲線的,色彩呈現柔和地深淺層次感,整體靈秀雅致,舞臺上多為生行所穿用。絨繡圈金、勾金,是在圖紋的外圍圈上金線,或在圖紋之內夾雜以金線勾勒形體紋路。而五彩絨繡,京劇舞臺上較少見,多見於其他地方戲劇種,是以多種不同顏色的絲線刺繡完成的。
所謂平金、平銀則多用在氣勢磅礡的大龍蟒上,配合著疊繡技法,龍麟表現出層層疊疊的立體感。在燈光照耀下,隨著變換不同的角度,視覺將閃動著具有層次地折射光芒,有如躍動著軀體嶙峋、栩栩如生的一條活龍,舞臺上多為淨行所穿用。筆者幼時喜看享有活張飛美譽的藝人王福勝王大爺演三國戲,他的平金靠服、靠旗及蟒袍,不論尺寸、重量都比一般的還大。據他說服裝裡所繡的金線有融合著好幾兩真金,可見戲曲文物的創作成果,也包含了藝人在演藝過程中的需求與影響力。


多元的龍氏家族
明清帝制時期不許文武百官、民間百姓用龍的禁令,對於一般平民百姓沒多大影響,因為封建時代農業社會的平民,個個都是苦哈哈的真貧民,反正什麼都沒有,再多的禁令也只是多餘。但對於官場上大大小小的官員、有錢有勢的名流仕紳、商賈來說可就不一樣了,越有錢越得勢者,越有僭越的心思。雖然禁令有被挑戰的例子,對多數人來說仍然是有效的,在民間既然不許用龍,於是創造出了龍生九子卻個個不成龍的文化。
有喜聞音樂而立於胡琴頭上的囚牛、性好負重而馱碑文的贔屭、好鳴而立於鐘上的蒲牢、喜好聞香而立於香爐鼎腳的狻猊、性嗜殺而張口於刀劍武器上的睚眦、喜歡望遠而立於殿角的嘲風、平生好吞而立於殿脊吞樑的螭吻、性好訟而立於獄門的狴犴、性好閉而立於門鋪首的椒圖、好貪食而張口於食具的饕餮、性好水而現於橋柱、水邊的蚣蝮……等等。
既然是不滿龍被壟斷專用而延伸發展的文化,在數量上就不會是九子的定數了。更重要的是,所謂九子個個都不成龍,即非真龍,對皇族不構成威脅,就能安穩地留存於民間發展,更豐富了整個龍的家族文化。雖然這些龍子大部分用在建築物上,傳統戲曲裡依然有他們的形跡。如刀槍把子中可以見到雕刻睚眦嗜殺的吞口;在靠服靠肚中繡有性好閉的椒圖,扣咬著革帶的圖案;性好訟,形像威武如獅虎的狴犴則被用於刑具釘板之上。

國光劇團演出《未央天》,龍九子之一狴犴,用於刑具釘板上的造型。

由此可知,綜合藝術門類中,傳統戲曲挾著以歌舞演故事的優勢,將龍文化的千姿百態發揮地淋漓盡致。所以本文舉例再多與龍紋圖案相關的戲具,仍無法得以全面。如官衣,傳統官衣與明代朝廷中的官衣一樣,只有前後繡方型補子。之後創造出了改良官衣,各式龍紋出現在胸或膝襴或立襬。甚至臉譜的譜式如趙匡胤,因傳為火龍轉世,藝人就創造出在眼眉間畫一火龍。又如老爺靴,早期繡虎稱為虎頭靴,現在改有繡龍紋的,致使關老爺的裝扮,從頭到腳有著各種型式的龍紋圖案。所以不論衣、盔、雜、把或布景道具各領域,只要設計者因應劇情所需而創造製作龍的形像,就必定會因設計者、製作者本身不同的文化底蘊與工藝水平,而產生出各式各樣無法細述統計的神龍文化。

作者按:本文刊登於2011年12月傳藝97期雙月刊